成语解释:指穿窬之盗;小偷。
成语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抢劫、偷窃之类。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是时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齿:年轮。自己的年龄。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谦称自己的疾病。
成语出处:汉·张衡《东京赋》:“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成语出处:《汉书·息夫躬传》:“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犬马之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不才愿施犬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成语出处:唐 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命:生命。对自己生命的谦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歆传》:“臣备位宰相,老病日笃,犬马之命将尽。”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犬马齿。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黄初六年令》:“将以全陛下厚德,究孤犬马之年,此难能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供养父母的谦辞。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