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才德的人;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广泛网罗人才。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齐国大治。”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知:识别。下士:屈己尊人。能识别人才并礼贤下士。
成语出处: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知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成语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纵是当朝元宰,也须要谦谦下士为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推:赞许。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
成语出处:《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成语出处:《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言谦恭下士。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访求贤士且礼遇之。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