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什么什么的成语

共 11 个成语

名就

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详细解释

不居

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详细解释

弗居

gōng chéng fú jū

成语解释:见“功成不居”。

成语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赧王》:“功成弗居,贤将所难。”

详细解释

骨枯

gōng chéng gǔ kū

成语解释: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成语出处:语出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详细解释

名立

gōng chéng míng lì

成语解释: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成语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

详细解释

名遂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成语解释: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成语出处: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详细解释

事立

gōng chéng shì lì

成语解释:成:成功。建立了功绩,事业有成就。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王传》:“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详细解释

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成语解释: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详细解释

行满

gōng chéng xíng mǎn

成语解释: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成语出处: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详细解释

业就

gōng chéng yè jiù

成语解释:成:成功;业:事业。建立了功绩,事业有成就。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成语出处:范长江《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岳飞功成业就之时,即高宗寝时不安之日。”

详细解释

愿遂

gōng chéng yuàn suì

成语解释:事情已经完成,心愿已经了结。

成语出处: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100回:“今已功成愿遂,我复何求,当速去修道,汝不必留我也。”

详细解释

单字解释



词语组词


成语组词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