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而况进退荣辱之累耶?”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无措”。
成语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同“进退无据”。
成语出处: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七章:“万一赵季和与之勾结,使其乘我之瑕,蹈我之隙,则我四面皆敌,进退失踞。”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成语出处: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无所”。
成语出处:清·唐才常《辨惑》:“然则漠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旁,其与存者几何?”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成语出处:《魏书·傅永传》:“叔业进退失图,于是奔走。”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增减变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慧琳《武丘法纲法师诔》:“来不濡足,去不绝……进退损益。”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进退两难而无法应付。
成语出处:明·宋濂《元史·忠义列传二》:“会西南风急,贼舟数千,果扬帆顺流鼓噪而至,舟遇桩不得动,进退无措,黼帅将士奋击,发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无算,余舟散走。”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维谷”。
成语出处:《晋书·殷仲堪传》:“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惟谷。’”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维谷”。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维亟”。
成语出处:清·江忠源《条陈军务疏》:“欲留则违其归顺之心,欲去则恐膺不测之戮,低回无计,进退维艰。”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同“进退无据”。
成语出处:《魏书·袁翻传》:“且三雍异所,复乖卢蔡之义;进退亡据,何用经通?”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进退两难而动辄得咎。
成语出处:唐·道宣《统论前议优劣并赞》:“披沥丹款,未纡黄道,进退惟咎,投措靡由。”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退都处于危急境地。
成语出处:明·何景明《中林之棘》诗:“岂不是思,进退维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容身。也指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后汉书 樊英传》:“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均无容身之处。比喻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妇怀孕十月已足,适至万山之门首而产,时将夜半矣,进退无所,不得已就于门下,以手扳门环生一女子。”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同“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魏书·郦范传》:“腹背受敌,进退无途,虽有韩白,恐无全理。”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成语出处:晋·道安《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消息”。
成语出处: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增减;变化。
成语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叙:“因以溯洄于民力物力之盛衰,人材风俗进退消息之本末。”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成语出处:《鹖冠子 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进退有度,左右有局。”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成语出处:唐·王起《昆明池习水战赋》:“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成语出处:《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前进和后退均从容不费力。
成语出处:宋·陈鹄《耆旧续闻》第三卷:“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须鞭勒,无不当人意。”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达坐》:“车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言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触:碰撞;藩:屏障,篱笆。前进后退都碰到障碍。形容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周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触籓”。
成语出处: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44回:“进退触篱,实维难处。”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前进、后退、生存、死亡。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
成语出处:《周易 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言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甘受些饥寒苦楚,怎当的进退迍邅。”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李靖《李卫公兵法·将务兵谋》:“信任过说,一彼一此,进退狐疑,部伍狼籍。”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有度”。
成语出处:《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成语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犹言进退无路。
成语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
详细解释
成语解释:见“进退中绳”。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内得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而旋曲中规矩。”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