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
出处对扬多称职,始终操履众推贤。
鉴湖贺老非陈迹,荆渚朱公合比肩。
此去优游益吟咏,枝江集外别成编。
送王周归江陵。宋代。杜衍。早修天爵邀人爵,才近耆年便引年。出处对扬多称职,始终操履众推贤。鉴湖贺老非陈迹,荆渚朱公合比肩。此去优游益吟咏,枝江集外别成编。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杜衍。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于治狱闻名。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杜衍寓居南都十年后,于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获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所写正、行、草书皆有章法,为世人推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田氏紫荆村。清代。张泰基。兄弟情如何,昔闻田氏子。堂前紫荆树,菀枯系忧喜。人同树欣欣,树为人旎旎。人情有断绝,树亦从兹已。感此欢如初,复使成连理。草木天地心,终古宜不死。我行过柏榔,蓦见紫荆里。高榜揭当途,意在风万纪。如今参商满天地,争说庭前荆亦紫。
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 其三。明代。郑文康。泗园文脉接莲峰,姓氏曾收县志中。只为书声消歇久,子孙谁免哭途穷。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宋代。陈著。逃不从幼安,放非效玄真。原事尧舜主,或与夔龙亲。
宴得谦家。明代。郭廑。君家绝尘俗,爱客开华筵。飞觞对明月,痛饮凉风前。疏篁滴清露,夜色寒娟娟。此时固不乐,别后应徒然。酒酣忽浩荡,长啸凌青烟。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唐代。皎然。西候风信起,三湘孤客心。天寒汉水广,乡远楚云深。服彩将侍膳,撷芳思满襟。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宋代。徐嘉言。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轂。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