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西从济上回,明朝扶杖到云台。一尊相送休频劝,留作山行软脚杯。
谢杨成之。金朝。李俊民。与客西从济上回,明朝扶杖到云台。一尊相送休频劝,留作山行软脚杯。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李俊民。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坐祝融峰顶石观云海歌。清代。钱载。清晨斋心登岳颠,西麓转东螺径旋。最高已立南天门,培塿下见衡州前。湘江南来一线白,五折北去明蜿蜒。旁窥灵药峰之腋,云归如水风飘然。仰企轸宿峰之凹,氛氲懒吐如炊烟。回身瞥骇气四合,一物无见消诸缘。敛襟更向碧落进,上封寺瞰浓相连。日光迥照明且净,三百里铺白玉田。轻风忽吹意宕漾,数峰尖露如摇莲。却指东隅正萦郁,岧岧未辨何峰延。身今据石岳尽此,千尺俯海欹右肩。有风不动平泱漭,无风而动深洄漩。少焉左顾复饙馏,如丝乱卷斜披绵。丹林半失上封背,峰东滃滃峰西翩。盘陀与我在云上,大虚之天惟倚天。老松岿立白榆并,奚取藓迹名纷镌。
召伯水落。宋代。孔平仲。朝落一寸水,暮落一寸水。卷水去入湖,更值南风起。舟行意虽急,滞碍乃如此。矗矗在吾前,千艘正衔尾。
西郊二首 其一。唐代。胡宿。高楼十二曲,倚遍到斜晖。天幕清无翳,溪云冻不飞。断冈残烧尽,远树宿禽归。久忆莲华社,钟声隔翠微。
和谢李邑侯赐题慎余稿首原韵四首 其二。清代。徐搢珊。江乡朴孝已为难,更给花红愧不安。顷刻荣名敷里党,淮阴当日拟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