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流水漾晴沙,行出孤村月未斜。在世由来都是客,此身何必更寻家。
向人报喜枝头鹊,与众争嫌屋角鸦。眼底休论凶吉事,且看田叟种桑麻。
过大石门。元代。舒頔。一溪流水漾晴沙,行出孤村月未斜。在世由来都是客,此身何必更寻家。向人报喜枝头鹊,与众争嫌屋角鸦。眼底休论凶吉事,且看田叟种桑麻。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舒頔。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刘子高赠王明善依韵以和。明代。萧执。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郊居晚行呈章令四首。宋代。赵蕃。斜阳渺渺下前陂,牛自安眠儿得嬉。行过中林却回顾,眼边依约有新诗。
长安少年行。金朝。元好问。黄衫少年如玉笔,生长侯门人不识。道逢豪客问姓名,袖把金鞭侧身揖。卧驼行橐锦帕蒙,石榴压浆银作筒。八月苍鹰一片雪,五花骄马四蹄风。日暮新丰原上猎,三更歌舞灞桥东。
寄题元长老林亭。宋代。李含章。闻说幽亭气象宽,何须基构入云端。平瞻一郡连山翠,远瞩千门枕水寒。风拂石床松子坠,雨笼莎径栗花乾。遥知出定牵吟夜,只欠清猿啸碧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