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
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十五夜旅怀。明代。唐顺之。暂缀明光草,言从洛下游。尘沙两河夕,风雨二陵秋。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更堪三五夜,独自下西楼。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许由瓢。清代。王吉武。瓢挂树,一叶轻。风吹濩落夜有声,不若弃之梦亦清。天下非大瓢非细,身外之物总为累。
送谈思重太常北上。明代。王世贞。三月江南花柳齐,玉壶移饯慧山西。稍闻隐酒辞金马,仍见为郎祀碧鸡。宵向受釐天语得,朝看陈祝御名题。垆香自袅烟云上,黼座傍瞻象纬低。艾绿袍文萦瑞鹘,水苍珂色压青骊。驺从卤簿班前引,乌忆中丞署里啼。唯是清斋三百日,可能今日醉如泥。
臞庵。宋代。吕本中。伊洛富山水,家有五亩园。花竹绕瀍涧,不让桃花源。清时足真赏,户门开层轩。一朝胡尘暗,故家希复存。莽苍走万里,始及吴市门。庵庐据形胜,冰壶贮乾坤。亭榭着仍稳,不见斧凿痕。主人更超迈,云梦八九吞。植杖邀我坐,笑语清而温。坐令车马客,稍识山林尊。十年老朝市,渐见两目昏。求田与问舍,姑置不复论。但愿从我公,不使世谛诨。
信步近村。宋代。陆游。端闲何以永今朝,拈得筇枝度野桥。三亩空园喧啄木,十寻高树络凌霄。长饥未必缘诗瘦,多闷惟须赖酒浇。兴尽归来又陈迹,一林风叶暮萧萧。
言怀简丁志善三首 其一。唐代。王翰。挥涕临岐作别难,岂期今日偶生还。早知刺舌惩多口,何事低眉致厚颜。诗寄碧云生晚戍,书来黄叶满秋山。一杯浊酒清灯夜,犹恐相逢是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