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
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二首 其二。明代。唐顺之。四周环积水,信此羽人居。鸟下忘机后,猿窥捣药余。闲寻渔父伴,自注道家书。笑我劳生甚,逍遥尔不如。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婴山读书。清代。张宪和。松阴敞青冥,岚翠滴庭宇。小池添绿波,知有夜来雨。涧曲通石杠,膏泉泻玉乳。泠泠非笙竽,锵锵韵自古。吟声与酬答,有如听搏拊。卷轴累世遗,琅玕积琼圃。勖哉淬掌勤,黾勉启聋瞽。高高直上峰,壁立谁能伍。持身贵挺特,先民有芳矩。
消寒七集饮竹屋分得帘字时从西郊步归。清代。许传霈。偶忆送春游,计月才届三。今朝重携手,河梁朔风严。岁月倏忽易,流水听瀸瀸。飞虹卧雪中,斜日落层岚。人影侵在地,历乱舞松杉。何来不速客,一一集禅庵。修竹如相识,万个字空嵌。折节呼士前,俗驾皆扫芟。主人藏斗酒,厚味咀醰醰。卜夜添炉火,分题褪鼻尖。七人逢七集,寒暑理相参。优游乐卒岁,世味外酸咸。窗纸忽然白,新月朗磨镰。归来数梅朵,对影碧筠帘。花香与酒香,齐梦到黑甜。
寄题安嵓起官舍北溟。金朝。刘迎。一轩高占凤麟洲,要作人间汗漫游。海国风烟自朝暮,洞天日月几春秋。梦魂欲拂三花树,活计聊随一叶舟。待我丹成访君去,阆风佳处卜菟裘。
简伯英伯筠见访雨留信宿。元代。梁寅。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告我遽言旋,定省恒惧乖。懿此孝友心,令德善自培。愿为王国士,无愧北山莱。
书声斋阄韵得长字。元代。姚文奂。昔我去西斋,含悽逐飘荡。今我归西斋,觞情集遐想。气节忽变迁,宇宙一俯仰。我书时复读,我琴久绝响。凯风自南来,户庭飒以爽。搔首□良朋,于焉共清赏。欢将酒洽浃,愁借酒涤荡。慨彼岐路人,行行屐几緉。岂不念厥初,胡为绁尘鞅。永怀柴桑翁,度其触类长。
耒阳谒杜少陵墓 其二。明代。岑徵。无凭唯白骨,不朽是遗名。风雅归唐史,牢骚似屈平。荒祠临古渡,疑冢傍孤城。魂气千秋在,难忘恋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