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虽誇济世才,亦能为福亦为灾。举枚慧眼观穷达,具片虚心摄去来。
数减至三无足陌,铢轻惟五尚称财。祇除义士并廉吏,万贯填门不易开。
咏钱五首 其五。明代。沈周。三老虽誇济世才,亦能为福亦为灾。举枚慧眼观穷达,具片虚心摄去来。数减至三无足陌,铢轻惟五尚称财。祇除义士并廉吏,万贯填门不易开。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次韵答前水监王荀龙郎中重九感怀。宋代。韩琦。应厌偏州节物荒,重阳前忍去安阳。双清易感霜茎怨,三雅难留露蕊芳。不惜高吟来疾置,尚思衰叟会寒乡。谁知衣弊京尘客,乃是南宫卧锦郎。
仲春溪行即事。宋代。汪莘。竹外夭桃分外明,一枝折得绕溪行。春风谁道全无主,胡蝶飞来花上争。
高人未厌枯槁质,白云舒卷世莫识。凌云跨海玩九州,笑指须弥去天尺。
法筵龙象精护持,千万人中初见一。分明一木在手中,肯为旁人更拈出。
十二月望雪集守一访予出示一木禅师所和海粟玉壶歌且邀见一木谈话临别补韵以留为它日證印张本云。元代。陈泰。高人未厌枯槁质,白云舒卷世莫识。凌云跨海玩九州,笑指须弥去天尺。法筵龙象精护持,千万人中初见一。分明一木在手中,肯为旁人更拈出。入门载拜麻衣仙,竹炉芋火深无烟。□□□□□□□□天眼有活法,疑我骨相非仙缘。空堂梅花净寒玉,暂借蒲团参一宿。方访大义香默闻,直把真源到凡俗。清夜澜翻舌如水,狂花洗尽今馀几。人间功业等飞尘,往往积聚成高陵。安得慧剑光凛然,时起顽钝相磨镌。约身种种是烦恼,偶见华发惊行年。寸田焦枯不生颖,性天一失何由全。穷途虽穷亦有福,我愿携锄耕衍沃。问师此去来几时,明月千江同一掬。来时问我事何如,拥褐禅床餐粝粟。绕床试作狮子声,颠倒虚空自扪腹。世人唱曲未知宗,更向谁家觅机轴。与师携手游青都,太古一息天为徒。还丹臭腐今已无,为公踢却壶公壶。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十四。明代。归有光。江南今日召倭奴,从此吴民未得苏。君王自是真尧、舜,莫说山东盗已无。
菊花。明代。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宋代。苏轼。(一作六月六日以病在告,独游湖上诸寺,晚谒损之,戏留七绝)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