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章仍出宰,金阙已知名。归治中牟县,重经故郢城。
轻霞江树晓,疏雨汉皋晴。还忆沧浪曲,清泠好濯缨。
送襄阳王时中知县。明代。杨士奇。铜章仍出宰,金阙已知名。归治中牟县,重经故郢城。轻霞江树晓,疏雨汉皋晴。还忆沧浪曲,清泠好濯缨。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萧山山行。明代。刘基。积雨今朝天气佳,山亭晓色上林花。未须汗漫思身世,且可逍遥玩物华。偶值断桥妨去路,却随脩竹到邻家。篱边野鸭惊人过,拨剌飞鸣落远沙。
忆王孙·忆旧。近现代。林修竹。去年此日数驿程。扶病匆匆到玉京。无限凄凉无限情。杜鹃声。回首天津不忍听。
安乐泉颂。宋代。黄庭坚。姚子雪麴,杯色争玉。得汤郁郁,白云生谷。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老夫手风,须此晨药。眼花作颂,颠倒淡墨。
二砚歌。清代。钱载。昨见文节桥亭砚,却思玉带生未见。悠悠人海人岂知,岂知信国砚在斯。二公英灵亘天壤,相友相于日来往。二砚相望五百年,嘉会之礼无因缘。得邀谢砚访文砚,是有鬼神非偶然。文山砚在叠山右,端州洵坚歙不后。此几此几逢今辰,此堂此堂记春昼。炷香敬为双忠悲,再拜恭惟两丈寿。丹心诗未题零丁,伯颜兵未趋皋亭。公方性豪厚奉己,砚亦务寡稀劳形。转茶坂头初旅食,建阳市上罕交识。公祇麻衣哭向东,砚应黧面愁古北。何荣何悴贞节同,见二砚不见二公。墨而拓铭即钟鼎,匣而分手仍萍蓬。堂闲几净意缱绻,一片清气留虚空。
日涉园次韵五首 其四 茶岩。宋代。罗愿。岩下才经昨夜雷,风炉瓦鼎一时来。便将槐火煎岩溜,听作松风万壑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