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兼令质,秋水映娟娟。才行诸昆重,诗书累代传。
一朝随化物,万事逐浮烟。听话临终意,何人不怆然。
金幼孝挽诗。明代。杨士奇。英年兼令质,秋水映娟娟。才行诸昆重,诗书累代传。一朝随化物,万事逐浮烟。听话临终意,何人不怆然。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
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
满江红·六皆重过敝邑,水阻兼旬,游醮极欢,于其行也,赋此送之 其二。清代。陆震。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离别恨,都休诉。问后会,知何处。叹人生聚散,飘蓬落絮。风雨莫教魂梦隔,音书肯使鳞鸿误。更为余、传语到高堂,思尤苦。
可惜。宋代。郭祥正。可惜花飞尽,春归客未归。艰难行路险,老大赏心稀。翰墨谁曾问,渔樵与愿违。江干空驻目,藜杖得相依。
冬暖海棠盛开三绝。宋代。刘克庄。少为紫陌看花郎,岁晚维摩住病坊。忽被彩云瞒老眼,错呼青女作红娘。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宋代。张栻。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见了黄梅留一宿,此风久矣无人续。相逢谁许问寒暄,个中且自龟藏六。
寿师严冷面如铁,背负真乘腰不折。有时禅定出尘表,兀坐蒲团头满雪。
适过宝奎寿居仁师出示王判院偈真隐老子走笔次韵。宋代。史浩。见了黄梅留一宿,此风久矣无人续。相逢谁许问寒暄,个中且自龟藏六。寿师严冷面如铁,背负真乘腰不折。有时禅定出尘表,兀坐蒲团头满雪。平生俗物不挂目,终日翻经聊自足。不离当处常湛然,波澄倒影千山绿。迩来邂逅文中虎,一幅水藤为下语。我今欲赞没因由,只把茶瓯对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