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千万叠,茅舍頫河滨。岂意清明世,翻为憔悴人。
命穷身不返,志屈道还伸。为洒重来泪,平生心所亲。
重过鹞儿岭伤用道长史。明代。杨士奇。荒山千万叠,茅舍頫河滨。岂意清明世,翻为憔悴人。命穷身不返,志屈道还伸。为洒重来泪,平生心所亲。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戏赠惠南禅师。宋代。黄庭坚。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浣溪沙(涧上昌甫有词)。宋代。韩淲。闲里相看两鬓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庐何幸得翁留。世路尽教终易与,山林佳话恐难酬。人来人去亦知不。
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唐代。卢纶。金缕袈裟国大师,能销坏宅火烧时。复来拥膝说无住,知向人天何处期。
寄吴公济兼简李伯谏五首 其四。宋代。朱熹。繁弦急管盛流传,清庙遗音久绝弦。欲识寥寥千古意,莫将新语勘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