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科第擢英髦,又见南飞逸翮高。多病无能留滞者,秋风相送使心劳。
送崇厚归乡 其二。明代。杨士奇。眼看科第擢英髦,又见南飞逸翮高。多病无能留滞者,秋风相送使心劳。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次韵谭令尹茅庵十咏 其五。宋代。刘弇。所借非佗物,能忘是此心。弦歌时一到,驻作武城音。
何处吟诗好,诗吟红旭楼。潮迎东海阔,山涌大江流。
百尺雄心上,千家晓梦稠。此时无所咏,迟暮复何求。
宾于仿香山劝酒诗体,以“何处吟诗好”,“还是吟诗好”发端各成七首见示,效之 其五。清代。许传霈。何处吟诗好,诗吟红旭楼。潮迎东海阔,山涌大江流。百尺雄心上,千家晓梦稠。此时无所咏,迟暮复何求。
同年王中甫挽词。宋代。苏轼。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四方争看击鹏鹍。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放歌。清代。程晋芳。老夫行年五十一,百无一能祇捉笔。奏牍连行乌作焉,官书纂义十遗七。讥姗谴诃杂然至,时复关门引微疾。季冬行及仲冬毕,风紧檐头吹觱篥。毡帘布幄下层层,宛尔重绵裹虮虱。诗骚子史罗满架,嗜若儿曹慕梨栗,审音高下勘《唐韵》,断义精粗申汉律。眼底清明翳障除,胸中磊砢光怪出。自有萧闲自弗耽,日日从人甘缚桎。不求空山饵芝术,不理荒园种柑橘。待筑书楼四五间,井深汲用长绳繘。朝光荧荧花散苾,夜深沈沈烛挑堲。数瓯白粥可扶身,三尺乌皮足容膝。视死生如经旦暮,贫贱知非难人术。生平茹檗同食蜜,谁信莲枯犹有蔤。蹊田正好为饭牛,啖菹行且潜吞蛭。掉首终惭出世迟,白发盈颠不堪栉。吴门烟水一千顷,何日归舟月涓吉。吾蛇尚在喜方溢,吾舌犹存语毋失。窗前雪花洒蒙密,起舞长歌用自逸,欹枕懵腾上初日。
新春雪霁坐郡圃池上二首。宋代。宋庠。铃斋西北小池台,漠漠年光病眼开。水面绿深知冻解,柳梢黄浅觉春来。啁啾野雀遗寒毳,拨刺潜鱼露戏鳃。物物恼人俱入咏,使君争奈乏天才。
三华吴宜甫桃溪十咏 其九 艺麻圃。元代。黄镇成。舍外环麻圃,千畦翠玉林。补纫红女意,种树逸民心。夜绩分邻火,寒机杂晓砧。年年荣雨露,衣被及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