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迭迁易,化运无停机。人命合坚固,忽为朝露晞。
平生所亲爱,谁不悲永违。况乃德之良,特达众所希。
惇行孝与弟,蹈履慎其微。百岁自恒道,胡为中路萎。
不见凉薄人,高年踰耄耆。古谓仁者寿,圣言岂云非。
松柏绕丘坟,萧萧起寒飔。即此杳长夜,念之增歔欷。
王孟宣挽诗。明代。杨士奇。四时迭迁易,化运无停机。人命合坚固,忽为朝露晞。平生所亲爱,谁不悲永违。况乃德之良,特达众所希。惇行孝与弟,蹈履慎其微。百岁自恒道,胡为中路萎。不见凉薄人,高年踰耄耆。古谓仁者寿,圣言岂云非。松柏绕丘坟,萧萧起寒飔。即此杳长夜,念之增歔欷。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即事。宋代。吕本中。十年不调张廷尉,一字拔人山巨源。万事重寻已陈迹,此公相对可忘言。故人久已音书绝,古寺终嫌市井喧。更欲移家近深僻,漫留书册教儿孙。
吴。太史慈。唐代。孙元晏。圣德招贤远近知,曹公心计却成欺。陈韩昔日尝投楚,岂是当归召得伊。
点绛唇 见《词综》、《词雅》。清代。虞兆淑。梅绽芳菲,垂杨烟外低金缕。韶华小住,生怕廉纤雨。绣户凄凉,蝴蝶双飞去。愁如许。梦魂无据,还在秋千路。
臞鹤歌。近现代。张元祯。元龙之孙金马客,耸壑昂霄好标格。挺如鹤出鸡群中,万里长空见霜翮。何年飞上瑶华池,紫鹓黄鹄相追随。朝游青田暮玄圃,渴饮醴泉餐玉脂。清臞不是人间物,无乃前身有仙骨。浮丘相法得真传,少保新图曾写出。翛然玉立如人长,缟衣丹顶玄纁裳。一从华表出城郭,不羡轩墀承宠光。玉堂深处秋萧爽,警露声闻九天上。箫韶九奏凤皇仪,闯与神仙共来往。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沉万古。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
何处。乱红铺绣茵,有醉眼荡子,拾翠游女。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春草碧。宋代。万俟咏。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沉万古。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何处。乱红铺绣茵,有醉眼荡子,拾翠游女。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