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问昌平吴典史,到官民事近如何。清时雨露涵濡厚,想见丰年黍稌多。
寄昌平吴典史 其一。明代。杨士奇。为问昌平吴典史,到官民事近如何。清时雨露涵濡厚,想见丰年黍稌多。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藏云山居 其二。宋代。李之仪。雨后山尤好,秋来方此时。心清觉老健,步懒欲归迟。林响惊鼷鼠,风閒叫画眉。善人吾岂敢,去此尚何之。
感事。明代。韩邦靖。东南民力知全竭,西北长城更欲修。定有壮丁填野壑,况兼新麦在平畴。寻常功业人知好,十万人心或可忧。白屋书生真过计,便因家国泪横流。
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中有飞仙驻双影。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
风轮忙短劫,石榻棕鞋,示病维摩未尝病。天女散花回,空际翱翔,尘沙界、悄无人省。
洞仙歌三首 其三。清代。奕绘。白云一片,荡碧霄清永。中有飞仙驻双影。问莲枝竹管,若个拈来,试看取、道服翠翘相并。风轮忙短劫,石榻棕鞋,示病维摩未尝病。天女散花回,空际翱翔,尘沙界、悄无人省。众香国、逍遥现全身,画图上、星眸月眉交映。
残年。宋代。陆游。残年光景易駸駸,屏迹江村不厌深。新麦熟时蚕上簇,晚莺啼处柳成阴。短檠已负观书眼,孤剑空怀许国心。惟有云山差可乐,杖藜谁与伴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