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门外脩筠畔,几度行吟共日斜。衰鬓于今各成雪,相思相望尚天涯。
题竹寄张从善 其二。明代。杨士奇。大东门外脩筠畔,几度行吟共日斜。衰鬓于今各成雪,相思相望尚天涯。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士奇。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邯郸客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邯郸侠客长安游,青楼要入弹箜篌。单车使者来附耳,对酒不言心自筹。
冷灶。明代。卢若腾。犹忆十年前,粝饭足饱噍;六、七年以来,但糜亦欢笑。去年艰粒食,饥赖山薯疗;今年薯也无,冷灶频断烧。有田不得耕,耕熟复遭剽;若望人解推,譬之瓠无窍。举世尚武功,不闻需智调;亦或饰文名,未解赏墨妙。众方悦谐媚,而余孤且峭;每怀杞人忧,持论中其要。以此触忌讳,乏绝谁相吊!今年既如此,明年可预料?问余服未服,仰天头自掉。
自得刘郎音信通,遂闻增秩喜无穷。江东子弟谁怜我,洛下文章只有公。
形影萧条千里外,交游零落百年中。何当老境重相遇,不话风流话苦空。
刘交侍禁书报王君安改官监怀州武德镇铎以诗喜之。宋代。郭祥正。自得刘郎音信通,遂闻增秩喜无穷。江东子弟谁怜我,洛下文章只有公。形影萧条千里外,交游零落百年中。何当老境重相遇,不话风流话苦空。
补裘痛怀先祖。清代。罗泽南。冷雪凝阶二月初,羊裘补得胜华裾。风霜记否当年苦,典尽春袍送读书。
晚霁。清代。董潮。客意不堪晚,凭栏暮气横。断虹明古涧,凉雨过高城。乡信怀千里,寒蝉更一声。太行山色好,向我碧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