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说枇杷与荔奴,杨家风味揔输吾。封侯且得依林屋,投老何须乞鉴湖。
江上秋风吹短鬓,天涯岁暮走长须。唾馀有子烦收寄,一掬他年可百株。
和玉汝谢橘。明代。王鏊。休说枇杷与荔奴,杨家风味揔输吾。封侯且得依林屋,投老何须乞鉴湖。江上秋风吹短鬓,天涯岁暮走长须。唾馀有子烦收寄,一掬他年可百株。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九月六日归龙山同黄秉昭夜泊江上。明代。陈邦彦。渺渺乡城一水悬,扁舟相约泛晴川。移家十载翻疑客,旅泊三更未解眠。名以龙山传胜事,会当重九较居前。明朝共试登高屐,寄语黄花着意妍。
登九山。明代。陈吾德。天遣灵山拥卫源,万山罗列此山尊。丹梯百转烟霞并,石阙双开虎豹蹲。春色渐看回大地,冻云犹自护禅门。太行望处青霄断,好是庾关入梦魂。
满庭芳 九月初三夜写香山诗意。清代。樊增祥。钿合深缄,玉珰遥寄,绛灯初上帘栊。怨瓶落井,素绠漾西风。我是江南谢女,十年梦、长在愁中。知天壤、王郎何限,幽恨几人同。玲珑歌一曲,香山俊句,应付纱笼。又淡云微雨,掩抑秋容。依旧初三好夜,浑不见、新月如弓。惟是有,珍珠做泪,和露滴梧桐。
送外弟宇文挺臣二首 其二。宋代。张栻。漠漠漓江上,匆匆送客情。平原宵雨湿,绝壁野云横。世路多新辙,韦编有旧盟。中流屹砥柱,过浪岂能倾。
题中条静观(侯道华上升处)。唐代。郑遨。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异迹在中条。不知揖遍诸仙否,欲请还丹问昨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