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归来共理田,食贫终不羡逢年。泮宫灯火怜相并,李合科名愧独先。
红药花翻分陜路,白鸥沙占太湖边。年来南极当吴分,莫怪乡人拟二仙。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明代。王鏊。黄发归来共理田,食贫终不羡逢年。泮宫灯火怜相并,李合科名愧独先。红药花翻分陜路,白鸥沙占太湖边。年来南极当吴分,莫怪乡人拟二仙。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题江贯道山水四言。宋代。林希逸。远山丛丛,远树濛濛。咫尺万里,江行其中。短长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洔,彼瀑彼洪。晴岚乍豁,烟霭葱笼。或断或属,且淡且浓。尔崒奚寺,尔盘奚宫。或垣阴翳,或梁嵌空。有吠者厖,有樵者翁。危樯落碇,短棹掀蓬。往来异趣,寂动殊容。羃翠其庭,岂非卢鸿。略彴而渡,岂非龟蒙。昔我经行,云山万重。若淮南北,与江西东。亦蓑而雨,亦帽而风。乃今追惟,梦境相从。及此开卷,恍然昔同。谁居作者,造化论功。淹总其裔,熙成是宗。声闻九陛,既召而终。谓彼树白,谶其身穷。其然岂然,讯之天公。此名穹壤,畴曰不逢。
北行别友。明代。张宁。去去青云路,何时更盍簪。西风游子恨,落日故人心。报国凭三策,论交薄万金。寥寥尘境外,诗酒卧东林。
过慧山见旧题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一别名山十五年,宦情羁思两茫然。故人半作累累冢,只有苍官立道边。
题孙子起规川八景 其一。明代。郑潜。西岩暝雨晓峰云,野渡中流漾夕曛。潭水镜寒涵夜月,屏山锦暖缬春芬。绕林鹤唳松间听,夹岸莺声柳外闻。待得双桥雪晴日,规川移棹访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