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漠漠动江蓠,夹浦桥边二月时。花外小车来每早,竹西高阁卧偏迟。
山横爽气閒支笏,座按新腔自补词。闻有还丹须乞与,市中谁者是安期。
赠仲山。明代。王鏊。东风漠漠动江蓠,夹浦桥边二月时。花外小车来每早,竹西高阁卧偏迟。山横爽气閒支笏,座按新腔自补词。闻有还丹须乞与,市中谁者是安期。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秋兴次杜工部韵八首 其八。明代。林光。诗寻老步更逶迤,野菊秋含十顷陂。鸠杖冲寒扶短履,酒杯和露滴南枝。烟浮木榻香风细,影落松梢日色移。何处归来深闭閤,坐穷清昼一帘垂。
阁下午寝晚归。宋代。刘敞。高阁遥依日月光,苍苔重叠紫微芳。蝉声已觉迎秋急,云物还惊过午凉。独往山林非复昔,梦为鱼鸟不能忘。芝泥封诏鸡栖树,半落宫槐满地黄。
对雪二首。唐代。李商隐。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洞仙歌·城头画角。清代。朱彝尊。城头画角,报横江舻舳。催上扁舟五湖曲。怪刍尼噪罢,蟢子飞来,重携手也算天从人欲。红墙开窔奥,转入回廊,小小窗纱拓金屋。随意楚台云,抱玉挨香。冰雪净素肌新浴。便归触帘旌侍儿醒,只认是新凉,拂檐蝙蝠。
补题冬日村居四绝 其四。明代。王世贞。冲寒来叩野人家,不遣萧条负岁华。蜜结苔梅俱馨口,青葱簇出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