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游治平寺登吴王郊台。明代。王鏊。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宋。借南苑。唐代。孙元晏。人主词应不偶然,几人曾说笑掀天。不知南苑今何在,借与张公三百年。
暮春。明代。李先芳。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赠别龚行义。明代。杨基。楚龚风云姿,璞素玉不琢。只身蹑双屐,十载食破研。麻衣阅冬春,睥睨狐貉贱。胸中何所蓄,经史子集传。酒酣文思涌,强弩机发箭。清真谢铅锸,越女巧笑倩。纡盘珠九曲,精粹金百炼。粲如星森罗,勇若军后殿。吾党多英雄,气索皮肉战。西风忽归来,尘土吹满面。从容问所历,摇首不复辩。但云秋水清,吴松净如练。方同华表鹤,遽作幕上燕。去住何太轻,弗得绊以线。君材匪樗栎,名字已交荐。渊泉暂蠖屈,雾雨终豹变。贤达坎坷多,豪杰穷乏先。嗟予书中蠹,髀消两目眩。朝骑瘦马出,夕饱藜与苋。志惭点尔狂,质匪由也喭。猥遭周秦厄,不识舜禹禅。因君动遐想,翅塌足若罥。螺卮白瓷罂,聊为江渚饯。回首芙蓉花,纷纷落红片。
塞下曲 其二。明代。唐之淳。石头敲火马跑泉,直过阴山路八千。不见长安惟见日,时将草色记流年。
何倅利见许出侍儿袭明用前韵赋诗再和 其一。宋代。孙觌。平生惯见有司空,肠断苏州一盼中。此夜相忘千里月,他年应恨五更风。坐中不乐无三粲,客里相逢祗两翁。急雨催诗更萧瑟,小窗寒夜一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