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陵欲去更迟迟,还向花前举一卮。说与东风莫吹落,我行三日是归期。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三。明代。王鏊。朝陵欲去更迟迟,还向花前举一卮。说与东风莫吹落,我行三日是归期。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和叔才岸傍古庙。宋代。王安石。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奉题付珠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初祖西来但指心,大光明藏在胸襟。世间盲汉浑忘却,误向骊龙颔下寻。
秋暮出关即事。宋代。戴炳。俗尘汩汩负清游,重出城来已暮秋。水洗柳根攲断岸,霜摧芦叶拥荒洲。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可惜一堤明月好,隔关难作夜深留。
野景。明代。潘希曾。野景向黄昏,归舆山复村。钟声白云寺,酒旆绿杨门。涧远流花片,桥危合藓痕。窅然迷处所,回首忆桃源。
次韵缪副贡延福饯春 其二。清代。曾广钧。猎红成阵散华筵,节候催开相府莲。挑菜人归閒钿约,湔兰游罢落金鞭。梦回碧瓦红楼地,思发梅云麦雨天。商略长娥羞客处,吴眉难隔翠阴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