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霜落万星攒,论品先应荐太官。不是诗家评素定,闽南合让荔枝丹。
次韵匏庵谢橘 其一。明代。王鏊。高林霜落万星攒,论品先应荐太官。不是诗家评素定,闽南合让荔枝丹。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题画二首 其一。元代。王行。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童埽绿苔。
书晋豫饥状寄当事者。清代。许传霈。频年岁大饥,朔北民缭乱。山东复山西,旱魃赤焦遍。三年天不雨,禾麦枯高岸。升斗比琼珠,饥饿无贵贱。枵腹走东西,鹄形黝色面。勉登太行山,底柱王屋间。汴梁古帝都,同兴哀鸿叹。僵卧不可行,道旁苦相见。岂无王孙怜,谁储漂母饭。惨闻人相食,未毙忍吞咽。一脔易一钱,直竟逊刍豢。甚矣此际情,不啻析骸爨。长官廉得之,章奏通名殿。诏书振困穷,仓粟诘朝散。已输万帑金,未获餐饱顿。四海恻然伤,豪富为激劝。醵金未及千,道殣死逾半。纵有延喘息,畴克策昼旦。客从东南来,微理姑擘判。移粟与移民,大道原兼擅。曷不送灾黎,分留列郡县。十家养一人,一郡四百万。数却合流民,力不劳神算。且谋挟纩棉,世界和冰炭。冬至喜阳生,生机在顾盼。熟聆道路言,愿作刍荛献。舍斯不亟图,衰草恐滋蔓。霜雪正满天,慈云望一片。
奉讯浦编修。元代。范梈。闻君践马厄,诗赋日应多。但倚文为命,焉知病是魔?蒲萄深巷雨,菡萏远湖波。未始无相忆,经过奈礼何!
锁试呈同舍三首。宋代。晁补之。周行栉比未应充,荐庙方求古鼎钟。经眼乍愁千纸积,解颐聊喜一言逢。黄花庭槛时虽过,白酒邻槽愿可从。更促寄衣真似旅,晓堂初怯露寒浓。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追念畴昔作诗为赠。元代。王恽。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
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
春日侍家君过祝太学留宿别馆夜出群少侑觞豪饮申旦醉梦中拈韵得此诗题壁示太学并示山人无殊。明代。胡应麟。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