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是蛾眉者,时闻谣诼諠。从来多不免,如我复何言。
冠盖惭新识,渔樵悔故村。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
闻言。明代。李舜臣。岂是蛾眉者,时闻谣诼諠。从来多不免,如我复何言。冠盖惭新识,渔樵悔故村。东南如假翼,归路一朝翻。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绝句口号八首,勿以风雅观 其四。明代。夏完淳。昨夜惊魂渡五湖,愁中飞梦到姑苏。丹阳道上南冠客,重到新亭洒泪无?
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戏用其。宋代。苏轼。西台妙迹继杨风,无限龙蛇洛寺中。一纸清诗吊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思上人休庵二首 其二。宋代。孙觌。阅世身如梦,捐书语更真。人牛俱不见,棒喝总休亲。败壁虫书藓,空床鼠印尘。滔滔天下士,应不羡知津。
杨柳枝 其九。近现代。黄绮。月淡风微料峭寒。三更蝶梦影团圞。偷垂不是离人泪,记得当时媚眼看。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元代。方回。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向来宴豢人,魂兮复谁些。积沙东西移,怒潮日夜簸。烟表越树细,云端海鹊过。人生仅如尺,倏忽分寸挫。万古一悲歌,悲歌孰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