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
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入朝逢李子西御史联步。明代。李舜臣。乌动秋河彻,鸡鸣夜漏空。楼烟霜更紫,海色曙全红。星落千官骑,天开万户宫。此时趋禁阙,正与故人同。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除夕书怀。明代。李东阳。夜坐高堂席屡移,老亲欢在秪娇儿。贫堪苜蓿堆盘少,病觉屠苏到手迟。生怕莺花催客老,早看冰雪与春辞。明年又卜新居去,应忆城南守岁时。
付法衣与琼林侍者。宋代。释普度。杨岐担子无轻重,上得肩时便著行。咬定牙关提正令,卷舒杀活任纵横。
送郭鲁瞻知山阴为砺斋太史作。明代。顾清。我家简子山阴日,清昼垂帘一事无。遗俗未应忘旧老,好官须自出吾儒。青春日月当周道,黄甲风云入壮图。别有故人簪彩笔,金鳌峰顶候双凫。
谢张使君梦弼馈春肉。金朝。元德明。牙猪肋厚一尺玉,盐花入深蒸脱骨。韭芽蓼甲春满盘,走送茅斋慰幽独。山人食贫才一粥,几被艾生嘲苜蓿。食前方丈非素怀,颇忆悬貆绕高屋。呼来邻叟共一饱,为说使君方继肉。饥民待哺今几家,无策赞君惭此腹。区区一肉见歌咏,说食书生良未足。却愁今夕梦寐间,有物踏破园蔬绿。
午憩褚家方清风亭二首。宋代。杨万里。此老忒疏放,与春无怨私。何须寒食日,恰是别家时。荒店两三只,野花千万枝。前山有底恨,也学客开眉。
游生米施真君观阅李德素旧题五绝句遂次韵和之 其四。宋代。郭祥正。来寻遗事问神仙,坐石垂纶不记年。水鸟自来云自去,月和蟾影几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