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鹊栖难稳,飘蓬任所如。昨来犹逆旅,忽报有高车。
庭次堪留客,城隅为索居。时闻话潼谷,吾志亦归欤。
秋夕王潼谷度支见访 其一。明代。李舜臣。惊鹊栖难稳,飘蓬任所如。昨来犹逆旅,忽报有高车。庭次堪留客,城隅为索居。时闻话潼谷,吾志亦归欤。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秦淮杂诗 其二。清代。张鸿基。一区碧血葬忠良,燕子高飞入建康。多少良家红袖女,琵琶斜抱怨先皇。
斗法八条 其六 审势。宋代。贾似道。他若无情休要斗,分斗开时向面点。你若频撚必酸牙,焰头过了形多变。
初夏。清代。陈豪。初夏坐南轩,园列滋敷荣。阶草亦含润,芳气薰晓晴。胸次已久静,何缘荆棘生。昨夕得快雨,天宇遂澄清。颇闻农夫语,新苗布纵横。默祝苍昊意,但期岁功成。人事暂以济,吾心奚所营。悠然念时运,欣慨常交并。平昔不嗜饮,一杯偶独倾。乘兴弄柔翰,时来白衣人。翻笑柴桑翁,高眠愁酒贫。澹静澄众虑,大贤百世师。葛侯与陶叟,襟抱无差池。和风吹我室,朱明已及时。拂簟展蕲竹,分盆供蜀葵。新荷未著花,芳翠良足怡。雨过流晨气,几研有余滋。游山方听泉,得闲偶赋诗。人境实深阻,吾道终泰夷。富贵何如贫,斯理曩昔知。湛然中有宝,百年慎自持。
悲采薇。宋代。曹勋。昔辞万乘宠,洁己归其仁。强谏非矫讦,所守怀真淳。邈矣思唐虞,去去迹已陈。夏禹且不让,叔世良悲辛。采薇歌西山,独往谁与邻。激节不少渝,终始无缁磷。优入圣人域,清风高隐沦。嗟嗟首阳山,今飞胡马尘。况乃匪汤武,吾子劳谆谆。已而复已而,缅默思良辰。
赠天隐李君瑞一首。宋代。刘克庄。唱名纳禄尤崖异,誓墓休官更崛奇。先辈翔而皆集矣,广文得此欲逃之。圣门岂不高曾皙,列传何为首伯夷。虎帅听君谁敢犯,莫欺此老白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