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皇经术理,侍从复君才。宇内名谁敌,南中召独回。
江云随五色,夜宿接三台。应忆金陵别,秋风鸿雁来。
送张子阳太常赴京。明代。李舜臣。今皇经术理,侍从复君才。宇内名谁敌,南中召独回。江云随五色,夜宿接三台。应忆金陵别,秋风鸿雁来。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观刘禹锡题湟川记。宋代。刘弇。谁道连州海瘴边,只消禹锡一雄篇。江山草木皆增价,风月烟霞总直钱。十二亭台尘外境,一千疆界洞中天。自经大笔留题后,从此湟川胜洛川。
寄陈蓬州图南。宋代。冯山。临老蹉跎来剑阁,故人留滞在蓬池。光阴一别六七载,功业半生多少时。谪宦可怜嗟子骏,径归难学羡诚之。何当江上重携手,同到三轩看旧诗。
和韵。元代。姚文奂。天清望不极,逸兴晚来多。新月弦初上,秋华酒半酡。水光摇玉麈,山色舞金鹅。坐久衣裳冷,移舟向涧阿。
南湖晚霁。宋代。韦骧。雨脚随云断,湖光带日还。微虹初照水,馀雾尚怀山。理网渔歌喜,支篷孤棹閒。萧然安舣泊,尽室画图间。
护甲岭。明代。谢肃。白发书生过武乡,摩挲腰剑尚辉光。关山对峙东西峻,岭水分流南北长。小犬苍黄随履迹,老牛矍铄负车箱。沤麻池上人如雨,石勒何须欧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