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
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梦。明代。李舜臣。万里临淄路,顷缘梦里看。村居还昨似,树色正冬残。道旧过亲友,怜余勉饭餐。忽然疏竹雨,催觉曙衾寒。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荅殿卿。明代。李攀龙。莫问看春第几场,才兼风雨更茫茫。能无对酒思公子,亦有登楼望故乡。敢谓马卿元在汉,何如枚叔正游梁。病来已废凌云笔,为爱观涛拟报章。
名园寂寂闻啼鸟,手握千钧落纸轻。曲径行来修竹瘦,月桥忆起藕花明。
楼中秋意推窗得,心底柔情走笔生。一角清幽几番觅,青眸频顾忘营营。
观湛兄帖《庞均教授油画风景写生全记录》有感。近现代。顾敏燕。名园寂寂闻啼鸟,手握千钧落纸轻。曲径行来修竹瘦,月桥忆起藕花明。楼中秋意推窗得,心底柔情走笔生。一角清幽几番觅,青眸频顾忘营营。
菩萨蛮。清代。于晓霞。雨纤风软春将半。春愁空逐游丝乱。辜负踏青期。游踪因病稀。画梁双燕懒。花落闲庭晚。金鸭篆烟残。罗衣怯春寒。
贻丁主簿仙芝别。唐代。储光羲。赫赫明天子,翘翘群秀才。昭昭皇宇广,隐隐云门开。摇曳君初起,联翩予复来。兹年不得意,相命游灵台。骅骝多逸气,琳琅有清响。联行击水飞,独影凌虚上。关河施芳听,江海徼新赏。敛衽归故山,敷言播天壤。云峰虽有异,楚越幸相亲。既别复游处,道深情更殷。下愚忝闻见,上德犹邅迍。偃仰东城曲,楼迟依水滨。脱巾从会府,结绶归海裔。亲知送河门,邦族迎江澨。夫子安恬淡,他人怅迢递。飞艎既眇然,洲渚徒亏蔽。人谋固无准,天德谅难知。高名处下位,逸翮栖卑枝。去去水中沚,摇摇天一涯。蓬壶不可见,来泛跃龙池。
望江南 元夜即事。清代。沈谦。桥上月,终夕自凭栏。只怕粉云香阁闭,从教珠露碧衫寒。人道看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