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无晨暮,薄田随所经。虽非达者致,元是野人形。
晴雨滋寒水,凉飙起夕坰。何知谢金紫,归意反吾宁。
秋日郊行。明代。李舜臣。步出无晨暮,薄田随所经。虽非达者致,元是野人形。晴雨滋寒水,凉飙起夕坰。何知谢金紫,归意反吾宁。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昭君怨·咏荷上雨。宋代。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泻清波一作:泛清波)
建安体 其二。明代。李攀龙。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留别刘熙隆。明代。申佳允。夷梁剑气满寒林,一叶浮沉碧水深。客泪淫淫惊夜雨,予怀渺渺怅蛩吟。十年伯仲朱弦奏,千里芝兰白雪音。荡漾波光催去棹,相思夜夜滏阳浔。
和王定国二首 其二。宋代。吕陶。峡上相逢惟话道,湘中一笑又成诗。竞将酬唱誇新句,不为穷愁减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