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半岭白云生,曲磴随岩碧蔓萦。阁上晴光连御柳,城中流水带山楹。
凭栏历历群峰出,种竹萧萧一院成。不似邀欢为地主,独能选择此来行。
杨参仁甫招至东麓亭上。明代。李舜臣。幽栖半岭白云生,曲磴随岩碧蔓萦。阁上晴光连御柳,城中流水带山楹。凭栏历历群峰出,种竹萧萧一院成。不似邀欢为地主,独能选择此来行。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李舜臣。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暮抵汀州诘旦与成子分道。清代。周茂源。暝螟方停辔,劳歌易感伤。怪禽樗社里,孤犊火田旁。淡月啼螺女,阴风舞蜃郎。那堪同旅别,明发尉佗乡。
石申卿挽词 其三。明代。梁有誉。郁郁青霞志,冥冥玄壤悲。聚萤生独苦,梦蝶去何之。山雪开尊夜,江波共棹时。山阳邻笛赋,千载动愁思。
王寨遇雨。唐代。王翰。西风吹雨晚潇潇,山馆无人夜寂寥。病后岂堪鞍马倦,老来偏怯路岐遥。孤灯耿耿梦初断,双棹悠悠魂欲消。自是奇穷多坎壈,非干王事独贤劳。
十一日简王进之。宋代。赵蕃。晓枕闻檐溜,閒筇立寺门。宿酲连卯酒,幽趣落无言。山色丹青湿,梅花璧玉温。谁能此乘兴,风味昔人存。
舟过道士庄。宋代。陆游。江蓠芳杜满沙汀,道士庄前酒半醒。上下风烟还竟日,往来鱼鸟各忘形。归人薄晚常争渡,病叶先秋亦自零。兴欲尽时犹小住,北村渔火看青荧。
题罗侍御所藏周必都古松障。明代。顾璘。昔年我登柱史堂,古松画障何昂藏。樛枝从容豸角劲,霜皮错落龙鳞苍。不知墨干凡几尺,气势直欲凌云长。移床盘桓坐其下,六月不热回清凉。毕宏韦偃骨已朽,乃有周老传芬芳。祇疑画手太奇崛,人间无此真栋梁。昨经南湘湘水曲,夹道万株俱突兀。根老居人忘岁年,阴深过客逃炎燠。郡斋正当苍翠中,三岁捲帘看不足。鹳鹤秋栖不敢定,猿猱夜度愁还哭。有时枕书相对眠,宛在君家画图宿。君今作牧向东鲁,泰山大夫更奇古。我诗恐未尽君意,请君自作乔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