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甚寥廓,缅仰欲谁求。男骨贫犹傲,儒颜老更柔。
暮云看世态,秋水照人愁。借问丰城气,今宵可射牛。
归叹。明代。萧光绪。海天甚寥廓,缅仰欲谁求。男骨贫犹傲,儒颜老更柔。暮云看世态,秋水照人愁。借问丰城气,今宵可射牛。
萧光绪(1595--1657),字子冶,号枫庵。明末无锡人。涵次子。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拣选知县。居躬循谨。行文秀美。著有《巨枫诗草》。...
萧光绪。萧光绪(1595--1657),字子冶,号枫庵。明末无锡人。涵次子。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拣选知县。居躬循谨。行文秀美。著有《巨枫诗草》。
题韩允传所藏钱舜举山居图 其一。明代。郑真。烟雨春深拥翠螺,山人独赋考盘阿。柴门有客频相问,泉石生涯奈汝何。
书番阳戴氏侍萱堂卷。明代。王恭。乐平才子旧知名,曾是清朝被宠荣。萱草别来应有梦,白云频望不胜情。关河迢递娱亲舍,铜绶淹留近海城。他日锦衣归省去,故园鄱水有馀清。
卜算子·胸月千种愁。宋代。徐俯。胸月千种愁,插在斜阳树。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愁倚阑。宋代。蔡伸。一番雨,一番凉。夜初长。满院蛩吟人不寝,月侵廊。木犀微绽幽芳。西风透、窈窕红窗。恰似个人鸳被里,玉肌香。
霜月。宋代。刘筠。霜晓月仍残,桐疏凤更单。已伤春寂寂,还踏夜漫漫。冻合仙槎路,薰余侍史兰。那知荀奉倩,体薄不胜寒。
和徐大章登南天竺山楼韵。明代。释宗泐。徐君为爱南竺幽,登此坞口之飞楼。乡山数点海东际,客路十年湖上头。涧泉翛翛落静夜,风叶淅淅吹高秋。便当倚槛和新作,为报主人须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