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同千里,分襟此一时。烟沙征路远,风雨客帆迟。
乡梦随芳草,春愁带柳枝。平生任慷慨,能不洒临岐。
送范尔孚北归。明代。董其昌。旅食同千里,分襟此一时。烟沙征路远,风雨客帆迟。乡梦随芳草,春愁带柳枝。平生任慷慨,能不洒临岐。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晓过函谷关。唐代。李涉。因韩为赵两游秦,十月冰霜渡孟津。纵使鸡鸣遇关吏,不知余也是何人。
车遥遥。明代。童轩。征夫将早适,起拂车上霜。澹月残星白,遥思路正长。驱车出门远,少妇肠空断。不见车上人,但聆铎声转。铎声去悠悠,闻道戍凉州。不识凉州路,空怀万里愁。愁来不能禦,魂逐车轮去。愿作石尤风,吹折车前树。
上京纪行诗 其三 居庸关。元代。胡助。居庸古关塞,老我今见之。天险限南北,乱石如城陴。朝光映苍翠,征袖凉飔飔。涧谷四十里,崖峦争献奇。禽鸟鸣相和,草木蔚华滋。佛炉架岩上,疏泉汇清池。民居亦棋布,机硙临山陲。清幽入行李,缓策遂忘疲。黄屋年年度,深仁育黔黎。从官多名儒,山石遍题诗。伊余备史属,斐然愧文辞。矧兹中兴运,歌诵职所宜。皇灵符厚德,岂曰恃险巇。
题李仲宾竹二幅。元代。方回。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临江仙(停云偶作)。宋代。辛弃疾。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主人何事太尘埃。低头还说向,被召又重来。多谢北山山下老,殷勤一语佳哉。借君竹杖与芒鞋。径须从此去,深入白云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