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湖上月,新挹灌坛风。驻节鸥波外,携琴雀舫中。
嘉声三瑞后,高论九流空。顾我成浮客,他乡得郑公。
赠嘉兴令郑太初。明代。董其昌。重游湖上月,新挹灌坛风。驻节鸥波外,携琴雀舫中。嘉声三瑞后,高论九流空。顾我成浮客,他乡得郑公。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会稽东小山。唐代。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耀碑潭。宋代。陈著。微风篆水自成碑,清月磨潭不受疵。万里此通归去路,扁舟堪载送行诗。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宋代。陈与义。层层水落白滩生,万里征鸿小作程。日暮微风过荷叶,陂南陂北听秋声。
王氏亭池。宋代。吕希纯。城外溪山知几重,独怜池馆占城中。亭花不动波澜细,径石相连岛屿通。床下系舟同醉傅,尊前垂钓似仙翁。王家最数乌衣巷,莫废江南旧士风。
和郭逢道韵。宋代。辛弃疾。枣树平生叹子阳,里歌虽短意偏长。东家昨夜梅花发,愧我分他一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