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烟雨逐征篷,御李依然梦想中。岂是塞翁真失马,笑看弋子慕冥鸿。
还珠无复疑前史,积玉留将继国风。今日倾都攀别意,可知名手绘难工。
送李太守思弦二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霏霏烟雨逐征篷,御李依然梦想中。岂是塞翁真失马,笑看弋子慕冥鸿。还珠无复疑前史,积玉留将继国风。今日倾都攀别意,可知名手绘难工。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初正偶题。明代。袁宏道。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閒。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泵井涵清。明代。姚守辙。盘据神龙吐玉涎,山灵朝暮护云烟。直从太华分玄酒,不数牂牁占醴泉。解愠啜甘随满腹,涓流溥利下平田。年来我绝千金想,愿借清泠洗俗缘。
始到桂林。近现代。冯振。久梦桂林游,今幸得身至。欣喜情无量,尚未穷幽异。山无阳朔秀,水比西湖美。苍翠固足爱,疏散亦可喜。正如吾作诗,奇极出平易。时时异形态,处处殊滋味。佳境苟所知,力不辞深邃。夷险竟如何,变化类诗思。看诗如看山,兹言庶无愧。
边尘。明代。岑徵。起处不因风,纷纷四望同。黄云兼扑面,白骨并飞空。惨淡交河合,微茫玉塞中。年年积金甲,衰老惜英雄。
幽居夏日。宋代。陆游。茅舍参差烟霭中,超然高兴与谁同?形骸已与流年老,诗句犹争造物功。子母瓜新间尊俎,公孙竹长映帘栊。日长愈觉闲无事,隐具成书又一通。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唐代。李频。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