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耆旧表江南,东麓云泉恣所探。广大代推风雅主,萧閒时共佛僧龛。
空庭籁起闻吹万,月幌杯深对影三。辛苦山灵驱俗驾,肯容城市讶苏耽。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岿然耆旧表江南,东麓云泉恣所探。广大代推风雅主,萧閒时共佛僧龛。空庭籁起闻吹万,月幌杯深对影三。辛苦山灵驱俗驾,肯容城市讶苏耽。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游石桥岩并内岩。清代。光聪诚。白岳辟西户,石磴几盘纡。山穷敞绣塍,缘隰陟崎岖。丹岩突兀耸,赤城霞不如。太古余溜痕,赭黑交相于。壁有青龙蛰,倒挂颔垂珠。神彩宛飞动,苔藓绕其躯。山势忽幻形,长桥跨清虚。广度三百弓,高建五丈旟。中摇一峰影,窈窕似名姝。青青千琅玕,暮倚容更殊。搜奇越长桥,内岩何沮洳。岩端洒霜雪,炎夏凉衣裾。在昔甘泉子,辟堂此读书。堂圮易梵刹,刹更倾颓余。人事有兴废,林壑无终初。我来乐斯丘,箴言谢卫蘧。
西斋诗。元代。杨维桢。物生于东,城于西兮。有信有屈,物不齐兮。彼向而笑,嗔为迷兮。惟古有道,物不群兮。大东之西,孰我宾兮?我所思兮,西方之美人兮。
华亭教谕张伯元归钱塘。元代。黄玠。恻恻重恻恻,舟舵动行色。岁晚念尊亲,华亭有归客。琴清孤月白,酒尽众山碧。楼阁倚高寒,江空帆影侧。
王好信挽诗。明代。杨士奇。来往经萧峡,舟人指富溪。林藏君子宅,行慕古人齐。锦诰恩封在,青山垄树迷。郎曹未终养,愁绝夜乌啼。
浣溪沙(野色轩看玉色木犀)。宋代。韩淲。月角珠庭映伏犀。扶摇当上凤凰池。广寒曾折最高枝。壮志还同诸葛膝,清名还似紫芝眉。梅花春寿酒行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