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山对酒和陶诗,千载柴桑是尔师。敢道柴桑输一著,出山何似住山时。
题画赠江阴夏茂卿。明代。董其昌。毗山对酒和陶诗,千载柴桑是尔师。敢道柴桑输一著,出山何似住山时。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鼓子花。宋代。郑刚中。鼓子花堪爱,疏葩淡碧时。未陪葵向日,且伴菊当篱。土厚根条远,凉多世俗希。可怜红槿类,无益自衰迟。
次韵德升惠新茶 其二。宋代。葛胜仲。双叠红囊贮拣芽,旋将活火试瑶花。半生未有阳侯厄,喜听咿哑转井车。
夜坐月感。宋代。施枢。不为名所累,应是得安居。客梦方知幻,身谋反似疏。风高秋塞远,雨急夜窗虚。犹望收来效,频翻旧读书。
叠韵柬研云。清代。王泰偕。绝艺诗书画并工,花为屏幛竹为栊。字惟一画偏能测,笔有千言不受笼。身似菩提空四大,人如子野号三中。清閒领取无穷福,我愿与君事事同。
芸隐再和复用以酬。宋代。陈起。大藏五千卷,斋沐启宝函。强名禅教律,心了一一谙。向来曾乞食,此味醍醐甘。拈花饮先笑,意会不待谈。芸隐抱奇伟,未可论苦空。吾皇乐询道,日御赋政宫。会看召严徐,敷奏陛殿中。鸣靴踏龙尾,岂久莲依红。
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宋代。陈越。玉甃银床荫碧桐,北窗珍簟水纹融。衣裁练布如王导,扇执蒲葵学谢公。琼屑半和仙掌露,兰苕轻泛楚台风。若非冰雪神仙骨,相乐谁同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