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
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
古今来画手,谁如庄叟,笔底描风。有江南一派,北苑南宫。
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但记取、维摩诘语,山色有无中。
满庭芳 题画。明代。董其昌。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古今来画手,谁如庄叟,笔底描风。有江南一派,北苑南宫。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但记取、维摩诘语,山色有无中。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闻吴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饬内入狱侍汤药四首 其三。明代。卢楠。天岂苍苍色,川仍脉脉流。乾坤一物在,日月此生浮。严考曾无垒,哀伤已故丘。何心望河汉,牛女度清秋。
次韵谢喻岩叟读予近作二首。元代。方回。鬓须全是雪,政坐癖於诗。老不谋丹穴,贫犹泥墨池。今年逢旅卦,何日赋归辞。得句求君廖,时容诣讲帷。
寄题鲍昌朝足轩。宋代。吴芾。江南有散人,几年卧草野。破甑余法埃,衡门绝车马。倘非义所安,一介不取舍。辟轩穷巷间,此意非满假。虽云外不足,中有至足者。道义辈古人,文章播天下。一点浩然气,万象资陶冶。持此复何求,酣歌对醆斚。吁域箪瓢乐,千古一回也。先生于此时,卓然秉大雅。顾我愧高风,亦忝诗酒社。何当登此轩,抵掌共披写。
丹阳东楼。金朝。王元粹。仙人楼居避蒸湿,东楼缥缈群仙集。风吹高柏影在衣,忽惊满座蛟龙入。日晚留连共一觞,归来如梦海生桑。片云送雨山头黑,傍水低飞燕子忙。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宋代。张嵲。口如布谷本无语,身似虚空何所还。观音岩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