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出郭送残春,短履轻舟四五人。斗草赋诗分险韵,折花行酒记多巡。
山从茑坞看青霭,水入梅溪采白蘋。今日春归身是客,天涯相忆泪沾巾。
怀乡中旧游。明代。唐之淳。年年出郭送残春,短履轻舟四五人。斗草赋诗分险韵,折花行酒记多巡。山从茑坞看青霭,水入梅溪采白蘋。今日春归身是客,天涯相忆泪沾巾。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唐之淳。(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寄长庆寺长老琼师道契。宋代。朱诗。住持传法者,自有祖家风。一言决洪涛,四海云从龙。横身六合外,万象皆虚空。易此而就彼,探月澄波中。臂然心亦然,于法难为功。宗师灭贪痴,乃可化凡庸。
杭州开元寺牡丹。唐代。张祜。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题吴渔山真迹二首之二。清代。翁同和。二百年来有后生,庙堂拜疏乞归耕。尖风凉雨秋如此,谁识挑灯作画情。
原有楚 赠韩子也。明代。何景明。原有楚,隰有苦。子车驷牡,驾言徂矣,见子之父。原有杻,隰有蓼。子军驷
庚辰故里再燬于寇流落信安僧舍风雨凄凉。元代。尹廷高。羁愁野寺两凄然,又是西风落叶天。疏雨半檐浇客恨,白云一榻对僧眠。孤吟天地知何益,只影江湖祗自怜。唤醒十年乡国梦,空山古木乱鸣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