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论诗三十首·二十二。金朝。元好问。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苏轼、黄庭坚是北宋影响巨大的著名诗人,两人的诗歌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的诗歌气象宏阔,铺叙宛转,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常富理趣,但苏诗散文化、议论化倾向明显。苏轼有满腹才学,难免在诗中卖弄,以出新意。黄庭坚作诗则力求新奇,选材僻熟就生,喜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诗风生新瘦硬峭拔,善于出奇制胜。他所用“夺胎换骨”、“点石成金”增加了“以才学为诗”的倾向。苏、黄两人在技巧上力求出新,对传统有所发展变化,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因此元好问承认了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只知诗到苏黄尽”和影响力(“一波才动万波随”)。但是另一方面,苏黄的后学者却往往没有苏黄的才力,未得其长,先得其短,容易出现一味崇尚奇险、堆砌生典、搜罗怪异形象,语言生硬晦涩、词句雕琢不自然的弊端(“奇外无奇更出奇”)。元好问批评了苏、黄诗歌缺点所造成的不良风气,同时,这也反映了元好问崇尚自然、雅正,反对险怪、雕琢的诗歌思想。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过束河同和书香、木秀元龙潭小酌即事。清代。牛焘。携酒壕梁上,班荆野趣饶。鸟枝花自落,蛇蔓叶初□。□□□□水,灵山秋药苗。年来深契阔,于此共逍遥。
代巩使君上东宫生日。宋代。虞俦。储极天开秀,皇图日又新。梦熊初卜夜,禖燕蚤祠春。瑞霭蓬莱殿,祥标析木津。准龙真帝子,眉宇只天人。少海涵舆地,前星耀紫宸。英姿生不世,雄略动如神。仁孝兰同毓,温恭玉比纯。云章辉步障,月御契重轮。尧历占蓂荚,庄年数大椿。千龄符会庆,五福自天申。鹤禁移舟夕,龙楼问寝晨。慈颜俱有喜,习俗尽还淳。湛露漙金菊,凉风动白蘋。好秋澄似洗,函夏肃无尘。羽翼商山老,簪缨望苑宾。欢呼称寿斝,谐宴接芳裀。景邑曾开幕,郎垣偶滥巾。不才蒙眄睐,何力赞弥纶。符竹分苕水,才华想洛滨。歌诗形善祝,秉笔愧徐陈。
凤山八景。清代。觉罗四明。片帆遥挂晓风寒,划破丹溪雪浪宽。高下势凌云鸟路,沿洄影倒荻芦滩。烟生隔浦迷兰棹,雾锁长空失鹢翰。六载饱谙尘海味,愿言西渡控归鞍。
颠斋海棠。清代。郑孝胥。才因老尽更谁知,祇借花枝寄所思。好梦梦回馀倩影,春愁愁绝减丰肌。冬郎昨夜关心雨,子美平生欠汝诗。却向龙州载几树,他年题字待元之。
鸟影度寒塘。宋代。林希逸。一段秋容好,丹青欲画难。塘幽尘不到,鸟度影偏寒。何处寻窠去,行人瞥眼看。云间寻旧侣,水底见飞翰。鸥讶随波没,鹏思击水抟。佳人遥望处,误指镜中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