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此时归我亦行,归行何事异其程。岐途柳倦难分绪,落日鹃催别作声。
扑面烟风回首罢,浥尘轻雨近峰生。苍苍迷霭昏舆外,祇许前山入望横。
将至滁州途中得雨。明代。郭之奇。春此时归我亦行,归行何事异其程。岐途柳倦难分绪,落日鹃催别作声。扑面烟风回首罢,浥尘轻雨近峰生。苍苍迷霭昏舆外,祇许前山入望横。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郭之奇。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老馋。宋代。姜特立。八十血气衰,交累身口故。喜读奉亲书,窍诵老饕赋。烹饪付家人,甘旨辄复具。烂软既适宜,调芼亦合度。儿女各贡勤,桮羹走童孺。邻里重交情,时时分果茹。兴来一举觞,直到醉乡路。此乐冀百年,此腹恐相负。
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 其二。明代。卢宁。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
七夕同诸子限韵。明代。张煌言。七夕明河带露痕,惊秋长自问天孙;斗间槎到应非误,壁上梭腾且莫论!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
送太学生蔡羽归洞庭山。明代。湛若水。昔我游太湖,欲访洞庭山。匪为爱僻绝,自古多隐贤。翠壁浮大泽,洪涛卷高天。道阻不可致,怅望二十年。蔡生从予游,秀出西山巅。爱之如爱山,神爽超尘凡。虚无指归路,渺渺在云间。为我卜角里,先扫茅公坛。
题竹为五叔父作。明代。庄昶。多少金相玉质温,百年高节老乾坤。凭谁欲把栽培问,个个清风是子孙。
忆仙姿 戏咏瓶中褕叶梅寿丹。清代。顾太清。瓶里春光如绣。榆叶梅花秾茂。妙色可人心,更有金丹延寿。微漏。微漏。特把名儿相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