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别见交情,而今以貌标。古人意中期,伊何外所矫。
少小怀素心,壮游独踽佻。肝胆乍披君,此义日相皦。
审君悉愚诚,微尚无弗昭。恺沐仁风驰,应惭莫之佋。
逐寇扫千妖,赈饥生万殍。凡此持两端,口碑人意表。
余也日追随,鲜敢非公扰。言笑借诗文,酣呼穆清醥。
有时共唏嘘,忧时同悄悄。每忆雨风夕,连吟促鸡晓。
俄然成此别,缅绪曷能藐。此别况复秋,祖道寒烟绕。
霓骖遂莫攀,日与帝乡绕。颜色榕江留,归梦湖心杳。
征云逐长安,皇路日缥缈。行矣慎纶经,勋节咸兹肇。
赠君徒以言,羞为今人眺。空馀千古心,离月今宵皎。
送冯尔韬明府报最。明代。郭之奇。惟别见交情,而今以貌标。古人意中期,伊何外所矫。少小怀素心,壮游独踽佻。肝胆乍披君,此义日相皦。审君悉愚诚,微尚无弗昭。恺沐仁风驰,应惭莫之佋。逐寇扫千妖,赈饥生万殍。凡此持两端,口碑人意表。余也日追随,鲜敢非公扰。言笑借诗文,酣呼穆清醥。有时共唏嘘,忧时同悄悄。每忆雨风夕,连吟促鸡晓。俄然成此别,缅绪曷能藐。此别况复秋,祖道寒烟绕。霓骖遂莫攀,日与帝乡绕。颜色榕江留,归梦湖心杳。征云逐长安,皇路日缥缈。行矣慎纶经,勋节咸兹肇。赠君徒以言,羞为今人眺。空馀千古心,离月今宵皎。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郭之奇。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同持国过江十新作池亭三首 其三。宋代。刘敞。吏隐由来事,郊居故自宜。池台随意定,泉石象天为。珍树移时语,清风竟日棋。市朝情久厌,野老不相疑。
闺情 倦绣。宋代。张玉娘。绿窗春睡起常迟,绣罢鸳鸯听子规。斜倚睡屏閒怅望,慵临鸾镜独支颐。工馀綵线日空永,愁伴珊瑚梦已违。细数目前花落尽,伤心都付不言时。
送徐山人归睦州旧隐。唐代。雍陶。君在桐庐何处住,草堂应与戴家邻。初归山犬翻惊主,久别江鸥却避人。终日欲为相逐计,临岐空羡独行身。秋风钓艇遥相忆,七里滩西片月新。
中秋月。唐代。曹松。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十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