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
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桑。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
云门杂咏 其三。明代。刘宗周。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桑。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刘宗周。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去年今日诗 其五。清代。叶在琦。法如日月食于私,别立条流但售欺。世有龙钟周伏柱,不忘数典是吾师。
踏莎行。清代。朱祖谋。照水单衫,飘香小扇。晚凉愁倚阑干遍。冷鸥三两不归来,镜心一夕红衣变。经醉湖山,伤高心眼。秋来画取芜城怨。谢堂倦客总魂消,无人泪湿西飞燕。
古词二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公输刻木凤,多年犹未成。众人重公输,始便求凤形。及其似龟蛇,翻讶公输名。勿复与相语,但须吾技精。忽闻云中笑,纵似何足惊。不见丹山雏,出卵能飞鸣。
寄魏季子翠微山。明代。彭睿埙。闻道桃源可避秦,卜居有地托闲身。猿抛野果欺生客,鹿过溪斋狎熟人。笋为经冬尝覆雪,柳因种子得留春。何时共醉山中酒,见月方知明月旬。
莫道囊羞涩。大有青钱能买醉。酒伴径相觅。扣户讶先出,衔杯何处,闻在君家便阑入。
不怪臣无藉。翻令主人赏真率。向余笑指,篱花密如织。
归田乐引·薄暮,寻桐江秋箴不得,闻在胡象五宅赏菊,即往共欢饮,戏示主人。清代。陆震。莫道囊羞涩。大有青钱能买醉。酒伴径相觅。扣户讶先出,衔杯何处,闻在君家便阑入。不怪臣无藉。翻令主人赏真率。向余笑指,篱花密如织。或白或黄色,好秋光苦难得。无意遭逢真怪特。
依韵和尚用之秀才梅花二首 其二。宋代。陆佃。年年先发更谁曾,憔悴中间独自荣。素艳得如人淡伫,暗香能共雪分明。银河魄转霜风耐,青冢魂归月夜清。莫与将军轻止渴,须知丞相要调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