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点绛唇·水陌轻寒。宋代。寇准。水陌轻寒,社公雨足东风慢。定巢新燕。湿雨穿花转。象尺熏炉,拂晓停针线。愁蛾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隆兴二年南郊鼓吹曲 其二 再作。宋代。洪适。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老人争得脸如霞。镜里衰容人怕。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琼瑶破碎为行车。冻雀盈枝堪画。
赋得金锡送文起周。明代。袁华。开士金为锡,飞行向日边。穿林鸣落叶,卓石涌清泉。天末龙同往,云间鹤共还。始知木上座,曾悟夹山禅。
邀月。元代。黄玠。团团丹华树,香绕十二阑。徘徘不能去,乐此清夜閒。举杯和月吞,已觉非人间。杯空酒更酌,明月去却还。
病稍愈戏书三十韵。元代。方回。药滓弃盛钵,药贴堆满案。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一病半月余,食味等土炭。昼睡反多夜,夕呻每彻旦。席硬骨加痛,衾垢肤转汗。三更渴吻急,强起揭书幔。灯量大如盆,故作红碧烂。年今五十九,溘死讵足叹。先君抱幽愤,较兹減三算。杜梅两诗老,声价百代冠。享寿仅及此,官职亦云漫。又如同学生,何止夭阏半。中道或无成,万事春凌泮。老我幸已多,苟脱兵火难。剥肤极朘削,糊口就退愞。造物屡见赦,得失互惊惋。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假如即不起,游魂去常干榦。殓具无可陈,襄事孰与赞。二儿寓邻州,两月消息断。何时捐别业,理舟抵归岸。人生良艰哉,受此世缘绊。抢榆及抟风,各各凭羽翰。至灵可不如,外攻乏中捍。自非有仙骨,宁免寒暑锻。彭殇终同途,颜跖匪殊贯。形凝靡不销,气聚会有散。达者悟期理,卢胡一笑粲,排闷写心谣,治命实非乱。
赠东林总长老。宋代。苏轼。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