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
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离京日作。宋代。寇准。离歌岂忍樽前听,别恨无由醉里消。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过可庄访汪玉岑 其二。清代。陈鸿宝。清游大好续前贤,手掬参寥一勺泉。长日斗茶松院雨,春山烧笋佛厨烟。无边乐事归吟笔,有分行窝著散仙。我亦忘机鸥鸟伴,段家桥外水如天。
碧云寺。清代。周金然。净域开丹嶂,精蓝倚碧天。登临迷胜概,徙倚谢尘缘。幽戺从苔积,长廊信屟穿。阶前流水赴,树杪落霞悬。风堕斋时磬,花飞象外筵。鬼神呼窟宅,日月晕榜联。出洞龙湫得,扪萝凤啸传。快应听雨过,倦可割云眠。亭对娟娟竹,杯浮曲曲泉。终期结莲社,长此习安禅。
彭节妇。明代。罗洪先。芳汀有奇鸟,不鸣亦不群。自悲失故雄,单栖向江濆。渴饮清泚水,饥啄藻与芹。羽毛半憔悴,哺雏意何勤。众禽睨不识,哀雁徒纷纷。勿为孀居言,悽恻那忍闻。
望江南 重九遇雨。宋代。康与之。重阳日,阴雨四效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直浸到东篱。茱萸胖,菊蕊湿滋滋。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
送庐山福上人。明代。管讷。东林卓锡几经春,瀑布源头自在身。陶陆旧为方外友,宗雷元是社中人。过溪一笑千年事,浮世重来几劫尘。江上相逢又相别,野花何处问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