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向夕景弥清,风行萧然动远情。
忆到陕城东阁伴,拂窗敲砌送寒声。
南宫宿斋静思陕城东阁行。宋代。寇准。南宫向夕景弥清,风行萧然动远情。忆到陕城东阁伴,拂窗敲砌送寒声。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春暮。宋代。赵希逢。路入清溪一带桥,满汀红紫半零凋。数峰髧鬌山堆髻,百态妖娆柳飐腰。联辔踏花嘶宝马,当垆换酒解金貂。堂堂无计留春住,望断天涯去路迢。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六 阿承女。宋代。刘克庄。古人重言德,初不论倾城。切莫伤容鬓,犹堪嫁孔明。
鳌背元夜。金朝。李俊民。山市家家秉烛游,风檐齐挂月灯毬。不须更用闲妆点,人在鳌峰最上头。
又颂。宋代。王彧。放下情怀触处安,生涯取取没多般。褐衣褴褛聊遮赤,短发鬅鬙底用冠。一榻省缘资困歇,二匙随分了饥餐。也知苦涩人人笑,烈曰初心不敢谩。
和醉中袭美先起次韵。唐代。陆龟蒙。莫唱艳歌凝翠黛,已通仙籍在金闺。他时若寄相思泪,红粉痕应伴紫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