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
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
紫陌尽应趋胜地,红尘谁肯受闲名。
年来却羡沧江叟,长在湖山听浪声。
辇下春望。宋代。寇准。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紫陌尽应趋胜地,红尘谁肯受闲名。年来却羡沧江叟,长在湖山听浪声。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长安道中怅然作三首。宋代。宋祁。三辅古风烟,征骖怅未前。山园蓬颗外,宫室黍离边。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便须真陨涕,不待雍门弦。
朴庵。明代。钟芳。结宇在都市,地嚣心自闲。矮窗通素月,回溜入平湾。晦迹羲黄上,恣情木石间。青黄任牺象,曾为一开颜。
喜迁莺 立冬。清代。陈维崧。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那晓。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宋代。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恁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咏徐氏竹溪之景八首 其三 扁舟亭。元代。许有壬。陆居无屋舟无水,得似先生屋作舟。人海茫茫我何有,且教满载一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