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和思故人。宋代。赵希逢。踪迹江湖任所之,雄文到处写明玑。诗书未得一儿用,豪杰空令众誉归。千里云山飞不到,寸心日惄如饥。几番清梦随蝴蝶,一觉回来又已非。握手论怀屡合并,自居谪籍玷时名。剡溪无路访安道,北海何人知子卿。千里凭诗驰意马,一樽赖酒破愁城。秋风若有南来雁,未忘故人烦寄声。
偶留羊振文先辈及一二文友小饮日休以眼病…因成四韵。唐代。皮日休。谢庄初起恰花晴,强侍红筵不避觥。久断杯盂华盖喜,忽闻歌吹谷神惊。褵褷正重新开柳,呫嗫难通乍啭莺。犹有僧虔多蜜炬,不辞相伴到天明。
玉沙草堂。明代。周光镐。一望平皋翠雨流,虚堂睥睨碧沙头。湘江兰芷明于玉,泽国楼台迥似秋。坐里芙蓉开列嶂,尊前瑶草散芳洲。玺书无奈频催起,猿鹤窥人怅别愁。
寄题章汉直中虚堂。宋代。周紫芝。谷以虚而应,乐以虚而出。妇姑时勃蹊,作室坐自窒。天地犹橐籥,用固不能屈。学而不见道,方寸等暗室。谁知道集虚,通一万事毕。推此以游世,于道乃其一。异哉子章子,妙悟造理窟。何止学美身,虚静了不汩。愿君师心斋,守此能勿失。室以虚生白,水以止鉴物。此意似太漫,未免遭骂诎。我亦取斯言,聊用自湔拂。
丑奴儿。宋代。陈允平。岁寒时节千林表,独耐风霜。妒粉欺黄。淡淡衣裳薄薄妆。西湖十二阑干曲,倚遍寒香。白鹭横塘。一片孤山几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