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佚老堂为庸斋薛先生题。元代。魏初。人海抽身得自由,只随耆旧见风流。而今冠盖长安道,老死黄尘不肯休。
相见欢 春闺。清代。万锦雯。新来燕子呢喃。睡难酣。又被邻姑催起,着春衫。娇欲颤。行还倦。笑相搀。同上小楼,闲倚、望归帆。
自关西回展外舅大夫之墓用前韵。明代。李梦阳。遥阡无计扫春莱,絮酒何因到夜台。西客两年和泪到,北风千里共愁来。田园树大身先葬,书画楼成昼不开。殁后外孙今五尺,百年遗恨使人哀。
南游湘汉寄友人。唐代。李频。南去远三京,三湘五月行。巴江雪水下,楚泽火云生。向野聊中饮,乘凉探暮程。离怀不可说,已近峡猿声。
齐天乐 黔灵山。近现代。黄绮。苍松直上成千古,阴阴独寻幽径。谷转云深,坡斜石滑,心目顿教清醒。风林响应。正回顾疑人,此峰平顶。古寺颓垣,一声钟打夕阳冷。应怜容与小步,且抛情绪尽,漫成吟咏。佛案青灯,僧斋黝壁,又起闲愁深省。回栏待凭。有几树垂杨,子规堪听。路暗前村,话归时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