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见江梅发,叹息劳生几往还。淡荡风香春欲半,萧寥烟日地常闲。
墙阴活计添新竹,篱角幽情带好山。莫管花前诗力减,怜渠岁月不教删。
吴氏草堂梅花下作。清代。郑孝胥。今年又见江梅发,叹息劳生几往还。淡荡风香春欲半,萧寥烟日地常闲。墙阴活计添新竹,篱角幽情带好山。莫管花前诗力减,怜渠岁月不教删。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清代。杜文澜。帽影缁尘扑。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又灞安、垂杨吹绿。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谁更写,梦华录。君居洛下东头屋。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算剩得、珍珠一掬。千里烽烟家何在,唱新词、还替刘蕡哭。窗雨暗,话银烛。
蜡梅。宋代。唐仲友。凌寒不独早梅芳,玉艳更为一样妆。懒着霓裳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轻明最是宜风日,冷淡从来傲雪霜。欲识清奇无尽处,中间深佩紫罗囊。
秋日同梁寒塘诸友泛舟甘溪。明代。何巩道。秋风孤客思依依,閒逐渔舟出钓矶。映水麦阴人独立,隔花山色鸟双飞。雪藏塔影晴时见,路入村烟暗里归。惆怅旧游零落尽,独含杯酒向斜晖。
雨霁登楼。元代。张弘范。楼外雨初霁,乾坤望眼明。岸高秋涨满,帘捲暮霞生。燕入泥香润,龙归海气清。阑干残照底,一片古今情。
感寓 其六。宋代。刘弇。蓬莱三神山,夜梦游其藩。岧峣黄金阙,白玉罗九阍。正见王子乔,卧把肘书翻。顾谓方瞳人,持我谒羡门。挥觞清露滋,行庖屑玙璠。一酌祛滞念,再酌洗冥昏。三酌陵紫烟,列宿已可扪。下观人间世,参差舞丘樊。有客抚云璈,长离眇飞翻。送我若有情,徂镳俨长鲲。怅望不得留,东窗已朝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