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夜啼乌,绕枝觅其偶。斜月忽侵帷,定是魂来否。
追寻竟何得,遗像空在手。东方未遽明,默坐复良久。
二十夜。清代。郑孝胥。我如夜啼乌,绕枝觅其偶。斜月忽侵帷,定是魂来否。追寻竟何得,遗像空在手。东方未遽明,默坐复良久。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郑孝胥。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字苏龛(苏堪),一字太夷,号海藏,尝取东坡‘万人如海一身藏’诗意,颜所居曰‘海藏楼’,世称‘郑海藏’。中国福建省闽侯县人。工诗,擅书法,为诗坛“同光体”宣导者之一。著有《海藏楼诗集》。
归途作。清代。钱之青。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西湖 其一。宋代。郑清之。黑云妒日故要遮,剩得轻红一缕霞。小雨挟风针水面,满奁皱縠起团花。
游西苑。明代。文徵明。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酬光律原。清代。姚莹。君携绿绮琴,坐对春池深。竟日林花落,不闻山水音。间风通户牖,白鸟下庭阴。我欲询元理,因之识素心。
雉带箭。唐代。韩愈。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